摘要:闽北传统民居作为一种地域性建筑,其建筑有其独特的地域性美学特点。本文阐述了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以及闽北地域性建筑美学的形成的自然要素和人文因素,最后分析闽北传统民居地域性建筑美学的特点。
关键词:闽北传统民居;地域性;建筑美学;探析
建筑作为人居住的空间设计,其会因为人们生活的环境和风土人情体现出一定的特色,这种特色具有区域性,从建筑的构成要素可以看出其与其它地区的不同之处。闽北地区的民居因其地域特殊性形成独有的美术特点,本文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分析闽北民居的地域性美学特性。
1、地域性建筑美学概述
区域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空间,其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到其居住功能外,还要考虑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区域建筑在设计建造的过程中不仅会因为历史、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的区域性,也会因为融入了居民的审美需求和建造设计者的美学思想而呈现出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美学特点[1]。区域建造美学因为作为世界建筑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着建筑美学体系的多样性,同时区域建筑美也是对当地建筑美学思想与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2、闽北地域性建筑美学的形成要素
闽北位于福建省北部,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内陆区域,在历史上曾经是古越人的栖息之地。闽北在地理位置上由于多山,在古代交通不便,其风土人情形成一定的区域性,反应在建筑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特点和建筑美学特性。在闽北地域性建筑美学的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各个要素的制约,大致可以细分为自然因素、人文因素[2]。
2.1自然因素对闽北地域性建筑美学的影响
建筑的存在核心在于安居,其建筑的意义在于在天地自然之中寻找一个可以立足的点,达到与天地融合,与自然匹配,影响和决定这种融合关系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域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地方材料等。从气候条件看,闽北地区潮湿多雨,考虑建筑的功能性和形式美,通常建筑屋顶建的不会过大, 墙体也建的不至于过高,就能够形成一种与气候相适应的建筑美[3]。从地形特征看,闽北地区多山,因此民居多依山而建,根据地势高低形成“半边楼”的居住风格,建筑外观和环境有着道家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传统建筑因为交通和建造技艺等限制性因素,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闽北地方材料看,其多山多石,并盛产杉木,因此闽北传统民居多采用砖木结构。木雕和砖雕更显示出其独特的质感和美的享受。
2.2文化因素对闽北地域性建筑美学的影响
闽北建筑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外,也深受当地文化因素的影响。影响闽北地域性建筑美学的文化因素具体包括社会组织结构、宗教和民俗的影响。从社会结构看,历史上的闽北人多为土著居民,他们的数量较少。后来中原战乱,汉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民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观念,宗教信任,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这些因素也对闽北传统民居产生一定影响。儒释道三教合流和闽北原始巫术相融合,宗教审美文化思想也渐渐的渗透进入到人们的审美思想观念中,最终对居民建筑的审美产生影响,比如我国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反应在建筑审美上强调建筑应该与所处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4]。民风民俗作为闽北人们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其活动具有一定的神圣性,民风民俗的这个特点必然导致其有关的道具、场所也具有一定神圣性。因此这些关于美的观念也会对古闽北人民的美学思想观念、建筑美学理念及建筑审美产生影响。
3、闽北传统民居地域性建筑美学特色
闽北地域性建筑从审美的角度看即有一般的审美特点,也有其一定的区域特点,总体表现出以下造型美、空间美和环境美三方面美学特色。
3.1闽北传统民居地域性建筑造型美
闽北传统民居的造型美能够直接表现出建筑美的风格形态,建筑造型美往往与建筑的形式美和装饰美有机联系在一起。在造型上,闽北民居表现出二个方面的造型美,第一就是比例合理。比例合理是指在建筑时考虑了院落和房屋之间的距离和大小比例,不会让人感到不协调,而是有一种比例恰当并适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强调完整性。闽北民居多院落,这些院落错落有致,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有对称、有规则,不会让人感到缺憾,符合艺术法则和审美规律。在装饰上闽北民居重视“三雕”和彩绘技艺对造型美的塑造作用,雕刻和彩绘出美观的装饰效果,给人一种清雅古朴的感觉,同时也有力地烘托出建筑美的情调和意味[5]。
3.2闽北传统民居地域性建筑空间美
闽北地域性建筑通过空间感的设计,实现了功能性、艺术性的统一。闽北传统民居的空间美体现在理性化,其建筑讲究序列的规范化和美化,同时又注重序列的变化性,这本身就显示出一种建筑的美。比如闽北传统民居从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上都有一定的空间美感,在建造的过程中遵守儒家中正有序的思想,从外看多是追求方形或圆形,并在院落格局中极力强调对策,让人感到一阵对称的美、和谐的美。在内部空间上闽北传统民居多利用枕木把屋顶抬高,增加空间感,不让人感到压抑也不至于让人感到空洞,在整个室内空间布局上,采用空间回型结构深化建筑美的境界以及相应的审美效果。
3.3闽北传统民居地域性建筑环境美
闽北民居的美还体现在与周围环境融合的美。传统民居追求与周围山水环境和气候环境相适应的和谐统一的美,在建造的过程中,民居建筑总是首先考虑如何与周围的环境如何相处,并能实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环境美。闽北民居除了考虑与山水环境的统一外,还会考虑与周围建筑的和谐统一性。
4、小结
建筑本身是一个人为加工的、与自然有一定隔离,同时又创造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经过艺术匠师在审美思想指导下创造出来的,是物质和精神的融合,也是技术和艺术统一,这种统一性即实现了居住的功能需求,也实现了美的艺术享受。闽北传统民居作为一种区域建筑,其建筑美学理念深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自身在造型、空间、环境上的建筑美。
参考文献
[1] 戴志坚著.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M].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3 :231-232.
[2] 柯培雄.城村闽越王城的建筑文化与装饰意蕴[J]. 武夷学院学报. 2011(01) :324—329.
[3] 柯培雄.从闽北民居砖雕图案看乡村百姓科举的梦想[J]. 武夷学院学报. 2012(03):197—198.
[4] 柯培雄.闽北古民居的形制与装饰[J]. 美术观察. 2013(09): 29—31.
[5] 戴志坚.闽海系民居研究的进程与展望[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02):37—39.
作者简介:黄静、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福州大学,助教,《闽北传统民居第一项建筑美学的探析》2015年4月发表于《艺术评鉴》2015年第四期,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