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Education)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且已 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争取一种“共赢”的“全球化”愿望下,如何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 正确定位并取得发展是摆在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教育“全球化”对中国高校的影 响和中国高校在顺应这一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应釆取何种对策和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 望本文对我国各高校在制定相关对策和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育全球化;高等教育;留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妈:A 文章编号:1001 - 4519(2004)04 - 0103 - 04
在上世纪末期开始影响世界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全球化"概念,近年来也出现在了教育领域,并 且同样在教育界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学生在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上,不再受到国界的 限制。许多创新形式的教育方式及新的教育理念,诸如:跨国教育、远程教学,设立分校及教育是 “特权”的观念等等,都为求知者扩大了在他们本土之外寻找学习的机会。除此之外,也出现了全 球为争夺那些“优秀和聪明"学生激烈竞争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高等教育输出的潜在经 济效益。在世界上大量的学生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全球"市场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国家在这个市场 上投入精力和资本和获取他们认为值得的东西,即:人才和经济利益。
一、教育“全球化"对中国高校意味着挑战还是机会?
教育“全球化“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是否既意味着威胁又意味着机会呢?中国的教育研究 者由此产生了担忧和疑惑。显然威胁是存在的,如: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学生(包括大学生和研究 生)在寻找出国受教育的机会,中国的大学质量和学生资源受到一定损失,中国高校面临严峻挑战。
但在担忧的同时,也需要我们从正面去认真地思考一下: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也将在这场教育 的全球革命中获得发展的机会?答案是肯定的。但这需要中国高校对它办学的主要政策及管理的 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发挥中国教育文化的特点,还需要中国高校加强与工业界的联系和合作,以及 中国的大学校长和其他高层管理者的领导风范及改革思路和魄力,并就中国高等教育给出一个明 确的、全球的定位。集所有这些成份为一体,并采取一定的相应措施,中国高校定会从教育“全球 化"的潮流中获取到正面的潜在机会,为中国学生及国际学生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全球化"的潮流中应采取哪些对策来提高自己的实力和竞争能力呢?
收稿日期:2004-03- 10
作者筒介:姚玲,河北平山人,清华大学留学生工作办公室副研究员;周蕊,浙江东阳人,清华大学留学生工作办 公室主任,研究员.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讨论:中国将选择哪些措施在不至于牺牲中国国内高等教育目标或放弃中 国文化价值的前提下来确保本国高等教育在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参与这个市场竞争从而得到收 益。
二、中国高等教育在全球教育市场的位置
对文化互惠的理解是否会以教育文化特色体现在当今的“全球的市场”上呢?令人遗憾地是, 全球化的现实反映出了东方和西方之间高度不平等的关系。据“华盛顿2003年教育统计报告”显 示,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的数量超过了 586,323名,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留学生来自亚洲。来自 中国的留学生就有64,757名。向美国输送留学生数量排名前5的国家都是亚洲国家,但没有一个 亚洲的国家被列在了前十名美国学生期望去国外学习的国家名单中。据“中国2002年教育年鉴” 统计,中国2002年接收来华的留学生总数仅为85,829名,其中只有735个美国人。来中国学习 的外国留学生和去那些发达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比例不难看出是很不平衡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国到国外寻求教育的留学生 数字的增长。在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大多数中国学生是依靠获取国外奖学金和公派出国深造 的机会走出国门的,经济的拮据致使相当数量欲想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出国深造。随着中国经济 的发展,国民总体平均收入的提高,到海外追求学习深造的学生总数在迅猛增长。这些学生因各种 原因寻求到海外受教育的机会及选修他们需要的课程。教育质量、海外学位的“含金量"和籍去海 外求学拓宽发展渠道似乎是影响中国学生决定到海外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 出外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希望寻找在另外的一个国家工作和生活的机会,这也是值得关注的。
中国高校的数量与中国13亿人口的比例是远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学和人口数量之 比的。近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更多的中学毕业生能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 中国大学招生数量与全国适龄报考青年数目仍是相当悬殊的,这就使得近年来,报考研究生的数量 连年骤增,进入名牌大学就读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就促使很多考生转向去外国求学。 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国内热门的报考难度更大的专业,获得进入外国大学相同专业的机会对中国学 生来说却大得多,诸如:在美国学习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中国学生人数仍然是位于 美国同类专业学生前一二位的位置。另一个广为人知的促使留学外国中国学生数量增长的因素是 近年来中国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对许多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来说,找到一个理想工作位子的机 会越来越小,迫使这部分学生中相当数量的人转向继续深造,这就更加剧了国内升学的竞争,所以 不少人不得不转向海外求学或求职。
最后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近年来,除了最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教育大国"——美国和英国 外,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及一些欧洲国家也在加速提高他们在这个“市场”的占有率。近几年来,澳 大利亚、英国和法国都在积极努力釆取各种方式向亚洲展开争夺人才的攻势,努力招募更多的优秀 学生。而且,这些国家也早已意识到在吸引国际人才的同时,增加招收海外留学生也是解决他们办 学经费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
虽然所有以上这些因素可以用来解释大量的中国学生到海外求学的现象,那用什么来解释外 国来华留学生的数目相对非常少的现象呢?不可回避的第一因素是中国高校的质量和世界对中国 大学文凭的认可程度,这大大制约了中国高校在教育“全球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中国教育的“可销 售”性。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因素也在削弱中国教育在全球化市场中的竞争性。其中重要的一点 是在贯彻教育部对外国留学生“趋同教育”的方针之下,又兼顾留学生特点所制定的符合较多外国 留学生要求的、具有特色的“来华学习"的项目太少,管理也过于教条,例如:常常把对中国学生的入学和学籍管理办法不加以灵活地运用就套搬在外国留学生的入学和管理上。这大大地阻碍了中国 高校参与竞争“全球化"市场份额的步伐。
三、中国高校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向前迈进
在这样的形势下,釆取怎样的措施和做怎样的努力才可能使中国高等教育在教育“全球化”的 趋势下收获正面的效益呢?以下所提到的“三个措施”希望对中国高校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增 强竞争力有所帮助。
1-高等教育政策改革
高等教育政策改革将会为大学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虽然高等教育的系统改革不是在政治上的, 其目的是使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的自由度更大。例如:研究生培养的模式上,参考国际上发达国家的 做法,增加课程硕士的学习模式、缩短学制,及适当放宽外国留学生的入学条件等。对于那些因放 宽入学条件进来的外国学生可以釆取多种措施来帮助他们适应中国的教育,例如:外国研究生的 HSK(汉语水平考试)成绩如未满足入学要求,但学生又确有较好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是不是可以采 取某些措施如考虑他们在开学前提前入学,进行短时间强化汉语补习以帮助学生入学后尽快适应。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对HSK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有的还相当高,当然不是说这样的要求不对,我 们需要考虑的恰恰是如何做到对HSK的要求与吸引来华留学生这两者统一起来。对高层次的外 国留学生的入学申请和录取办法是否能够更灵活地参考国际惯例来实施呢?我国许多高校现行的 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办法和程序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申请办法和程序不太一致,使得许多国外 的留学生感到很难接受,似乎我们把自己的门槛设得太高。既要把握好入学的质量关又不使许多 外国学生感到“入中国的大学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2.中国高校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要有合作伙伴
我国的高校还须积极地同企业合作办学,这也是被全球教育界广泛认同的新的办学理念。通 过这样的合作旨在获取工业界对大学办学的支持,包括财政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这是确保中国高等 教育能利用教育“全球化"优势的基本要素。特别在像工程学、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国的 高校同工业界的合作就有很广阔的前景。举例来说,中国高校可以同国有大公司、国际大公司等一 起釆用诸如课程开发、学生实习和设立学生奖学金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这样的合作能为双方都带 来巨大的利益。像美国的宝洁公司和通用汽车,欧洲的诺基亚、西门子等跨国大公司都已经对中国 的高等教育显示出了高度的兴趣并主动地在一些中国高校设立了奖学金。这样的奖学金是不是也 可以考虑用来资助更多优秀的来华留学生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呢?回答是肯定的。只是这样的合 作在中国还很少,还有待于继续努力去开发更多更好的项目,以使更多的中国本土学生及外国学生 获得更多获取奖学金的机会和去跨国大公司实践的机会,加速中国高等教育向教育“全球化"市场 挺进的步伐。
中国高校还需要积极努力去寻找建立与国外大学间的合作,这种跨国的教育合作也可以为中 国的政治、经济及本国的大学和学生带来实质的利益。这样的合作可以是通过国家政府机构的联 系建立的,也可以是大学与大学之间签订合作协议而建立的。这样的合作可以是多种形式的,诸 如:合作办学、开设研究生班、互换学生等。例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美国的MIT合作办 MBA班,共同承认学分,授双证书(即清华大学学位证书和美国的MIT的认可MBA课程证书),这 就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采用国际通用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开设课程,为吸引国际学生开辟 了新渠道。在国家教育部的推动和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清华大学与德国亚琛高等工业大学、法国 巴黎中央理工大学和里昂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另外清华大学还与俄罗斯的莫斯科 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等多家大学签订了互换学生的协议,与日本的东京工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培养研 究生的协议,清华大学还与美国多所常青藤大学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在这样的合作协议和合 作关系下,每年都有大约几十名来自这些外国合作方大学的留学生来到清华大学学习,同时也有更 多数量的清华学生到对方大学选修课程。
3.中国高校在教育“全球化”形式下,应釆取“立足亚洲走向世界”的发展策略
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增长促逬教育发展,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 育的普及和发展。全球化的经济贸易和互动带动了教育“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且这种教育的“全球 化”发展走势与经济互动的地域性不无相关。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向注重与周边国家的经 济和贸易往来,这就促进了周边国家对我国文化、语言、习俗的了解。随着这种邻国间贸易和经济 往来的增多,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周边国家的、背景不同、带着各自学习愿望的学生来到中国。例如: 与我国经济和贸易交流较多的邻邦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留学生的主要输送国。所以说,中国高校在顺应教育“全球化”的形势下要清楚地认识自己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本着“立足亚洲走向世界”的发展策略,走出一条在教育“全球化"进程中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本文作者看来,尽管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上还存在的一些弊端,诸如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教育管理方式尚缺乏足够的灵活性等,都会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在 教育“全球化"市场的竞争中带来困难,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的高等教 育定会像“中国餐”在西方快餐横扫全球的今天仍能占有相当的世界餐饮市场份额那样,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关键在于,除了要有许多符合国际化标准的课程外,办教育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发挥自 身的长处和特色来同世界的对手竞争,用你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学科(比如:中医中药等)来促进世界学生的互动,用适当合理、科学的招生录取方法和严格却又不失灵活的培养管理模式把国外学生吸 引到我国来。未来的高等教育一定会发展成一个无国界的知识世界,它将对所有的国家产生互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