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训实习 >> 政策法规 >> 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 正文
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
日期:2024-03-14 16:04:34  发布人:艺术与建筑学院  浏览量:198

新质生产力自2023年9月被首次提出后,便成为经济热词。在2024年开年,新质生产力在教育领域届引起广泛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大时代场景中,面对教育强国建设重要历史使命,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的职业教育,应全面认识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切实厘清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变化,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更加强化类型教育特色,全面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01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要义就在科技创新,在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新技术层出不穷,经济格局不断调整。要于变局中开新局,只有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整合优化创新资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原始创新,突破更多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只有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在生产过程的实践中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才能实现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生产力的跃迁。

新质生产力的“质”,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是质态,其二是质效。从质态看,数据具有流动性、虚拟性,新质生产力把数据作为驱动经济运行的新质生产要素,从而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数据要素×”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从质效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包括提升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提质增效就是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最终落脚点还在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代表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必然要依靠新型劳动者带来更多颠覆式创新,把人才红利注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以“新”提“质”、以“质”催“新”,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02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

不可否认,职业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包括知识鸿沟、职业鸿沟、区域鸿沟,还有生态鸿沟。在这个过程中,从职业学校来看,最大的挑战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不均衡发展,质量的不一致,导致了培养学生的不一致。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老师便和其他城市的老师水平不一。如何破解职业教育教学水平不均的难题?当我们朝着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方向前进时,也需注意到,伴随生产力发展的数字化工具也将成为发展职业教育一大「法宝」。教学是门艺术,教师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决定了课堂的质量。但在未来,借助工程化、平台化、数字化的技术,可以尽可能地缩小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乃至不同教室的授课差距。因此,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职业院校要用数字化的技术和方法来定义培养目标,要用数字化的技术和平台来推动教育的「同质化」。也就是说,让一个学校所有的老师质量接近,不同的学校质量接近,不同区域的质量接近。当高技能人才、大学生、研究生成为新劳动者的主体,新材料、新物质和数据资源等成为关键劳动对象,以及传统机械为主的生产工具发生颠覆性变化,实现数智化升级,职业教育务必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向新向质向未来。

 


点击数:198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