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部动态 >> 院部动态 >> 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院部动态 >> 正文
全球化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思
日期:2022-09-15 00:00:00  发布人:艺术与建筑学院  浏览量:198
摘 要:回顾历史,无论是宏观制度还是具体措施,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始终是一条积极向西方学习之路。
这一方面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助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冲击—回应”模式下的中国高等教育难以改变向西方看
齐的思维惯性。面对全球化的新形势,借鉴“中国中心观”的视角,积极应对其形势需求能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
展带来新的机遇。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模式,将是应对全球
化新形势、新要求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全球化;逆全球化;本土化;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评价体系;内在发展模式
2016年,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将国际局势推上了逆全球化的风口浪尖。这种质疑甚至反对全球化进 程的声音,转变为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的闭关锁 国、对新兴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提防,也引起国际社会 对如何应对逆全球化的思考〔1〕。同年,G20 杭州峰会 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新一轮全球化理念。代表广大发 展中国家利益的 BRICS,正在引领着创新、普惠、共享 和包容的全球化浪潮,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引擎〔2〕。 高等教育作为全球化趋势下的重要一环,在逆全球化的冲击下也出现了新的局面。将逆全球化浪潮置于全 球化新形势下,反思中国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走 过的路,探讨当前及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应对全球化 新形势的过程中可走的路,有助于提出应对全球化新 形势的中国高等教育之思。
一、全球化呈现新的形势 (一)“西化”与全球化 “西化”一词,在学界常作为现代化的误区出现。作 为现代化根本结果的全球化,与“西化”也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由于西方率先建立起了自身的现代性特征, 非西方国家在初期发展过程中势必要参照西方国家提 供的经验和制定的标准,以加速现代化进程。在全球化 背景下,西方现代性的优势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显而易 见,为发展中国家更快更多地获得世界范围内的科学 技术和发展经验提供助力。然而,“西化”是否为我们现 在所说的“全球化”及所需要的“全球化”呢? “西化”,是西方现代性文化向非西方文化的扩张的 过程,是以西方模式作为社会现代化的评价标准〔3〕。 “‘西化’思潮作为中国传统转轨时期重要的社会文化 思潮,过去一直主要是历史学的‘势力范围’”。在结 束“闭关锁国”状态后,传统中国在西方现代性强有力 的席卷之下毫无招架之力,被迫且又主动意识到中国 需要学习西方的进步之处。由此,在近代中国,无论是 器物、制度还是文化,都经历了很长时间向西方现代性 看齐的历史进程。罗素认为,西方学识的输入能够为停 滞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中国人所需要的刺激〔 5〕。不仅 是中国,对于大部分非西方国家而言,与西方世界的交 流和学习在过去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发展和开放。从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到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公认 的发展趋势,“西化”似乎成为了全球化背景下实质性 的发展模式。 全球化的概念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被视作现 代性的最终结果之一。吉登斯将其定义为“世界范围内 的社会关系的强化”〔6〕。这种关系意味着世界上的国 家和地区不再因为地域的隔离而封闭,遥远的地域之 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贸易、人口、文化以及网络将成 为全世界联通的媒介。罗伯森则强调了世界的开放性和变化的过程,“各社会根据要求沿着在全球得到提倡 的方向变革这种全球性制约因素,来权衡它们对自己 传统认同和社会特点的认识”〔7〕,“全球的方向”显然 会受到更发达国家的影响,但绝非西方一方之力所能 涵盖。在全球化进程中,每一个小的社会都会受到影 响,且各社会都需要共同发挥作用。 不可否认,向西方学习的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 间内,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而言都扮演了不可替代的 作用,但就全球性倾向而言,各个国家的现代性绝不可 能是“西化”的。有学者提出:“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 期开始,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因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 发展时期,其显著标志之一是全球化不再主要表现为 ‘西化’。”〔8〕这一说法指出了,将西方视为现代性标杆 的时代已经远去,各方在文化冲突中已经逐步确立起 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文化自信,抑或是拥有了这种意 识。但是,如果说全球化是趋势和背景,“西化”更倾向 于一种思想、意识的倾向。而实现全球化,必定需要超 越“西化”的发展框架,各民族需要维护好传统精神的 传承、确立起自己的现代化精神,以开放、平等的姿态 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共建中,世界才能朝着多元化的 方向前进。 (二)逆全球化和本土化 全球化进程走到今天,很多“低垂的果子”已经摘 完,再往前必须直面发展不平衡这个结构性问题。而先 前引领全球化进程的发达国家,却又在新贸易保护主 义、欧洲难民潮、英国脱欧公投等一系列事件中,表现 出重新赋权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逆全球化思想。利益 分配、风险承担的不均衡问题,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参 与国际合作意愿减退、利益博弈与政治斗争都成为逆 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合理应对 逆全球化也许能够成为全球结构秩序重构的一次重大 变革机遇。长期来看,“全球化是大势,逆全球化只是现 象”〔9〕。在传统西方国家选择实行保护主义的情况下, 世界各国都更容易争取到确立自身现代性的空间和时 间,能够抓住机遇实现内生发展。全球化的新形势要求 各社会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汲取自身的传统优势,在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方向和传统文化之间寻找共 同点。本土化,则描述了本土条件对全球化的反馈作用。 本土化是外来事物不断调整以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环 境的过程,这一概念与全球化紧密相关,正是全球化趋 势下资源的全球流通带来了本土化的发展需求。麦当 劳在各国的成熟发展便是本土化的经典案例。从商品 到理念,本土化的主体都是外来事物,是一种置于全球 化背景下的因地制宜,实质上也是一种国际社会中的 “冲击—回应”模式。主体的不同,是两者最重要的差异 所在。面对多元发展的世界,本土化是否足够适用于当 下各国急需建立自身现代性的情形?似乎是难以胜任 的。因地制宜毕竟还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这一过程 中中外部环境尤其是西方模式极大地制约着各社会发 展的进程;而建立自身现代性需要找到自成体系的发 展模式,是各社会扎根于自身的传统文化、主要矛盾和 发展需要的努力,并积极响应全球化的号召。由此看来, 在应对逆全球化的过程中也许可以找到这样的方案。 总的来说,我们所期待的全球化并非“西化”,逆全 球化也并非本土化。有学者提出“新全球化”〔10〕“有选 择的全球化”〔11〕“全球化重构”〔1〕 等思考,其共同点 都在于肯定了最终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逆全球化思潮 的涌动,带来了关于各社会寻找自身发展道路的思考, 而对这一挑战的应对也是以另一种方式推动全球化朝 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 (一)参照西方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上看,从西方寻找参照系,是中国高等教育 发展模式的传统思维方式,也是最为容易和简单的做 法〔1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可以视为中国高等教育初 建的时期。将洋务运动时期的京师大学堂视为中国近代 大学的雏形,其创办已经奠定了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高 等教育向西方看齐的发展道路。1898 年 7 月 3 日,清 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在 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西 学总教习。《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功课、分科、时刻等 各部分均“略仿日本例,定为大纲”。1902 年,时任京师 大学堂新学总教习的吴汝纶对日本进行教育考察,借 鉴日本明治维新办新学的经验,将速成教育、师范教 育、国民教育、女子教育模式引入我国,其中对于速成 教育和师范教育影响尤其大。吴汝纶曾言:“观今日时 势,必以西学为刻不可缓之事。”〔13〕从“以日为师”开 始,外来事物对中国高等教育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来看,在我国不过 100 多 年的高等教育历史,效仿了多国高等教育模式。日本模 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美国模式、苏联模式等的急剧 转换,带来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杂糅和混乱〔12〕。 最常见的制度建设方式就是,直接将他国理念和措施 移植到我国,或以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模式为指导,对本 国模式进行机械性改造。而这种改造往往并非出于高等教育内部解决问题、优化发展的需要,而是源于国际 局势的急剧转变、政治环境的被迫选择和社会建设的 短期目标。学界通常以“传统与移植”解释中国高等教 育的历史进程,实际与历史研究中的“冲击—回应”模 式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都同为外来因素强力冲击下的 内部回应,极力融合本国传统所形成的发展模式。 有学者认为,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开始,东亚 在经济、国际政治和科技文化领域的崛起,标志着全球 化即“西化”时代的终结———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单 方面对东亚产生巨大压力和影响的时代全面走向终 结,全球化进程开始更多地呈现出东西方双向平等互 动和均衡发展的特征〔8〕。此时的中国,意识到应当建 立起自身的高等教育体系,适应对外开放并在全球化 趋势中找到立足之地。从高等教育学科的确立到高等 教育研究机构的成立,再到高等教育法律的颁布,中国 高等教育开始尝试从以往的“冲击—回应”模式中脱离 出来。但是向西方看齐的思想并没有消失,并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着当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直至今日,西方模式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带有极大的话语权和 影响力。尽管各国间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距离在交流中 拉近,中国大学已经朝着“双一流”建设目标迈进,但无 论是从大学制度建设还是从高等教育学研究来看,西 方高等教育的理念还是最受追捧的,用西方模式来批 判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在 很多时候中国高等教育仍然扮演着一个回应的角色。 当然,全球化的发展道路绝不是否认西方的先进性。西 方经验在中国高等教育兴起的初期,以一种高效率、现 代化的姿态为中国高等教育建构了基本框架,极大地 促进了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在中国从无到有的飞跃, 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向西方学习只是全球化道路 中的一条路,或者说是某一个时期主要的路,绝不是唯 一的路。唯有对“西化”和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不 被西方模式所制约。不可否认,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 域还有很多方面仍停留在参照西方的层面上,移植西 方的标准和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起自身的现代性特 色。可见,过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是一条参照西方 之路,而非全球化之路。 (二)从本土化转变为应对逆全球化 中国高等教育在移植西方模式的过程中,必然需 要结合国内国际环境、社会发展需要和传统文化等因 素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加适合于中国的发展。这一 过程实际就是本土化的探索。只不过在这一历史进程 中的本土化,仅是以西方为参照系而并没有达到全球 化的理想程度。相较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以西方 为参照系的本土化是更加鲜明也更加僵硬的“冲击— 回应”模式。单一又急剧变化的冲击,限于政治环境不 充分的回应,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在移植西方模式的过 程中,也保留了其中的缺陷。此时,本土化已不足以满 足中国发展的需要。 如果说“冲击—回应”模式是一种移植西方、再根 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的“引进来”模式,那么全球化背 景下的中国则需要一种内生的“走出去”模式。这种内 生的模式适用于两种问题的解决。其一,西方模式无法 移植的问题。其二,跳出甚至超越西方模式的问题。在 以往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模式在国际高等教育环境中 占据着优势地位,从“冲击—回应”模式到内生模式的 转变是难以完成的。而在逆全球化浪潮下,部分西方国 家重拾保护主义、封闭主义,似乎给其他国家留下了较 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但这并不代表对逆全球化浪潮的 支持。逆全球化看似给其他国家留下了较为宽松的国 际环境,实则加剧了对抗与竞争。全球化实际代表着全 球责任与利益的平衡局面,在不同国家间构建起沟通 互惠的桥梁,这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以及社会发展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唯有坚持全 球化方向并寻找应对逆全球化的恰当方案,才能减弱 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把握应对之机走出中国 高等教育内生的发展之路。
三、中国高等教育的可行路径 (一 )全 球 化 新 形 势 给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带 来 机遇CCG《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 2017 学年,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新录取的留学生较 2015- 2016 学年同比下降 3.3%,增幅同比下降 5.7 个百分点。这 是 2006- 2007 学年以来首次出现新录取学生人数负增 长的情况〔14〕。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作为应对逆全球 化的中国方案,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发展的重要增 长点,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沿线国家来 华留学生增幅都超过 20%〔14〕。作为“高等教育全球化” 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留学生状况直观反映出了全 球化新形势下西方国家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 中国国际吸引力的增强。“一带一路”为中国高等教育 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国际人才的吸收和 引进提供助力,这是中国在应对逆全球化浪潮下从自 身实情出发做出的大胆尝试。 逆全球化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中国与部分西方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受阻;但应对逆 全球化的过程也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发展的空间, 这是历史进程中应当把握的机遇。部分西方国家在高 等教育录取政策上的改变,以及当前疫情背景下全球 共同面临的客观条件限制,都在无形中弱化了西方传 统高等教育强国建立起的世界格局。实践证明,中国高 等教育环境对留学生的吸引力增强、中国语言在“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中国文化通过 线上媒介更好地传播,这些都是在把握应对逆全球化 的机遇中取得的成果。由此看来,新的形势呼唤新的发 展,现在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内生发展、特色发展的最佳 时机。(二)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逆全球化 中国高等教育“除了应有一流的实力和一流的质 量,还必须是‘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15〕。在部分 西方国家试图阻断经济贸易以及科技交流渠道的当 下,应对逆全球化恰恰能够提供一个契机警醒国人不 仅要看西方,更要看中国。在这一点上,中国高等教育 内生的发展模式与应对逆全球化是具有共同的需要和 目标的,这是二者能够整合的基础。因此,中国高等教 育如何应对逆全球化的问题,实际可以看作中国高等 教育如何内生发展的问题。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都凝练在传统文化中,而这些传统 文化往往就是最具价值的“中国创造”。要让高等教育 体系汲取“中国特色”,就要将这些传统文化系统化、学 科化、现代化乃至产业化,建立起规范的学科体系,培 养专业的学科人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永葆传 统文化的活力,并做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变革。中医 药、中文、戏曲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就是中国高等教 育内生发展的有效实践。以中医药为例。习近平强调, “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 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6〕。中国高等教育的内生发展 之路,在于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中华文明的瑰 宝以学科的形式传承下去,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与此同时,将中国特色文化推而广之,不仅要受到国人 的认可,还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独特的影响力。在这 个过程中,“一带一路”“在线教育”等都能够成为中国 高等教育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新途径、新渠道,助力中国 高等教育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中开辟内生道路。 除发展传统文化外,中国高等教育还应当建立起 一套适用于自身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随着“双一流” 建设的推进,我国大学和学者更加注重且致力于构建 完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是 内生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规范和准则,是不再迎合 西方标准、彰显中国高等教育魅力的实践。只有建立起 中国自己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改变中国科研处于西 方“边缘地带”的现状。2020 年 2 月 18 日,教育部、科技 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 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破 除‘SCI 迷思’,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口号〔17〕。学 术评价标准只是整个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 但这可以视作中国高等教育揭示中国智慧,服务于解 决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的重要尝试。中国标准不在于 模仿西方模式,而在于解决中国当下评价体系中的缺 陷,并为各国尤其是非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和学术 交流提供平台。 总而言之,全球化作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 目标,从“985”“211”高校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建设的转变,表明中国高等教育正逐步迈向世界。逆全 球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 对中国高等教育开放及人才、学术交流造成了一定的 阻碍,这是部分西方国家重拾保护主义的现状带来的 挑战。但应对逆全球化的过程也能够成为中国高等教 育发展的历史机遇,能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各方面向 建立自身特色、建立文化自信迈进的助推器。



点击数:198收藏本页